Archive for the '個人' Category

04
六月
10

【青衣東北公園】最新情況

 

看著一眾政黨爭先恐後的宣佈 "成功爭取" 青衣東北公園分階段正式開放,滿街的橫額,相信沒哪個青衣人會走漏這個消息了吧?所以我一直都懶得在部落格多寫一篇正式開放的文章…

但坦白說,我實在很懷念還沒開幕時,偷偷走進漆黑一片的公園,沒有高樓阻礙著你的視線,更沒有一眾歐巴桑坐在長椅上高談闊論,只有春夏之間的氣息緊緊包圍著你,聽著四周蟬聲起伏,抬頭仍可看見香港僅餘的暗淡星空,夏季大三角就是這夜空中的主人,涼風伴隨著海浪聲吹遍每一個角落,一切就是如此美好,我坐在長椅上,享受著這期間限定的舒適感。

但現在開幕了,設計公園的人應該從沒受過光害的威脅,把園內照得一片通明,難道沒有人覺得柔和的燈光才更配合一個海邊公園嗎?

 

DSCF2732

DSCF2733

 

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愛惜各樣設施,別要一年後就面目全非了啊。

 

28/2/2010 – 【青衣東北公園】工地最新情況
http://kestevic.spaces.live.com/blog/cns!1039F8BA225B4A70!4397.entry

8/4/2010 – 【青衣東北公園】工地最新情況 之 二
http://kestevic.spaces.live.com/blog/cns!1039F8BA225B4A70!4530.entry

08
四月
10

【青衣東北公園】工地最新情況 之 二

 

上一篇【青衣東北公園】工地最新情況:http://kestevic.spaces.live.com/Blog/cns!1039F8BA225B4A70!4397.entry

[ 2010年6月5日更新 ]【青衣東北公園】最新情況:http://kestevic.spaces.live.com/blog/cns!1039F8BA225B4A70!4618.entry

 

PIC062

本來的一片泥地,已經鋪滿小植物了~

 

PIC064

近青泰苑的入口已經準備好~

 

PIC068

今天公園指南也出現了!

 

PIC074

沒有觀眾席的十一人草場。

 

PIC072

左邊那條… 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單車徑吧…?

 

照片就只有這些了,請原諒我手機的拍攝質素。

而按照這個進度,預計四月底開放應該是沒差的啦!

27
二月
10

【青衣東北公園】工地最新情況

 

到此查看2010年4月8日的最新情況:
http://kestevic.spaces.live.com/blog/cns!1039F8BA225B4A70!4530.entry 

 

今天經過青泰苑,才發現 青衣東北公園 的地盤圍板已經全拆掉啦!只剩下鐵絲網圍著,可以很輕鬆的看到裡面的情況。

 

pic00008
雖然泥頭仍然堆得滿地都是,但公園基本已經成形了~

 

pic00009
只是那些樹苗仍然太嫩…

 

pic00010   
這個紅色的設計… 很討厭,為什麼偏要用紅色?

註. 請原諒我手機的相片質素實在很差…

 

Map_s
圖片來源:青衣分區計劃核准圖編號S/TY/24

按照城規會的網頁顯示,這幅青泰苑旁的休憩用地,佔地共 62295 平方米﹝上圖正中央綠色那一片﹞

我真的很想好奇問一下,地方這麼大,可以在裡面玩遙控車嗎…? 應該可以玩很爽 :P

 

Plan
圖片來源:http://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fc/pwsc/papers/p07-12c.pdf

上圖是從2007年5月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中找到的,但不清楚資料之後是否有變動過… 但應該不會差太遠吧,最起碼單車場及11人足球場據我所知是絕對存在的!

 

====== 公園命名小故事 ======

話說公園的名稱本來是 青衣北海濱公園,但『李志強議員擔心市民把青衣海濱公園和青衣北海濱公園兩個名字混淆』﹝謎:他會不會想太多了?﹞,結果就由一輪投票得出【青衣東北公園】這個名稱…  以下是會議記錄的其中一少段關於投票的過程:

葵 青 區 議 會
地 區 設 施 管 理 委 員 會
第 一 次 會 議 記 錄 (二零零九/一零)

主 席 表示為免延誤公園的開放日期, 提議就康文署建議的公園名稱( 青衣北海濱公園)和羅競成議員建議的名稱( 青衣東北公園) 作出投票。
21. 主 席 宣布青衣北海濱公園得四票, 青衣東北公園得七票。委員會通過以青衣東北公園作為青衣第九區地區休憩用地的名稱。
( 會 後 註:就委員會的建議,康文署已徵詢法定語文組的意見,訂定公園的相應英文名稱為 “Tsing Yi Northeast Park”。)

會議記錄全文可以在此下載:www.districtcouncils.gov.hk/kc_d/doc_2009/dfmc/dfmc01_mc.pdf

坦白說,個人認為 "青衣北海濱公園" 比較好聽… 但現在米已成炊,也只好接受了。

但是,不管名稱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公園可以快點啟用啊!我已經等不及啦!

13
二月
10

化妝 vs 喬裝

 

乜野叫做化妝?化妝就係:你落咗妝我認得你就叫做化妝,你落咗妝我唔認得你就叫做「喬裝」!

--- 黃子華‧兒童不宜  

 

 

 

OK ! 我承認化妝完之後我真係覺得佢靚… 係幾乎到索既程度  T_T

11
二月
10

一出身便整個龜殼你孭,爬下爬下,你做乜孭個龜殼呢?

 

這篇訪問實在是發人深省… 令人矛塞頓開啊…

 

—====================[ 看得目定口呆的分隔線 ]==================—

 

《milk》
2009/04/30

 

Milk(以下簡稱M):你在1948年出生,又是一個BABY BOOMER(戰後嬰兒潮)的受訪者了。
曹仁超(以下簡稱C):以中國人來說,我差不多算是最早的BABY BOOMER。在48、49年左右,國共內戰已到尾聲,爺爺支持共產黨,將資金搬回上海,而那時候我老竇(爸爸) 在香港做生意,她到上海娶了我媽媽便回香港,我在上海出生的。50年左右,大陸「抗美援朝」,而當時我們家族主要做煙草代理生意,抗美援朝將我們由「愛國份子」變成「黑五類」;加上當時聯合國宣佈對中國禁運,煙草到港後未能運去內地,再死兩錢!

此舉對我們是雙重打擊,爺爺覺得勢色唔對,便叫媽媽帶我到香港避難三個月,於是我在3 歲來香港,那才第一次見到爸爸,也不懂叫「老竇」。老竇為了氹我叫他,帶我到告羅士打大酒店(即現在的 LANDMARK置地廣場)聽演奏食西餅,那時代食西餅是很「得人驚」的事情,還有食呂宋芒、上山頂…幾乎所有香港最高級的享受,都由老竇帶我去試過。他最初以為我只在香港留三個月,所以花了很多錢氹我,第一年大約花了五千港紙,大約是現在50萬元購買力吧。後來發現我們回不了大陸,加上生意一落千丈,老竇開始酗酒,後來爆血管,再之後便過身了。

我懂事時,家裡便開始變得貧窮,你可以想像我的60年代,什麼穿膠花、油公仔、剪線頭、跟車送可樂等我都做過。

 

M:這種貧窮背景對你有很大影響呢。
C:坦白講,我小時不知道自己貧窮的,身邊所有小朋友都一樣,我常以為「冇飯食」先算窮,我有飯開又怎叫做窮呢?其實老竇留下小量積蓄給我們,媽媽亦很小心運用,所以我從未試過冇飯開,真正貧窮的日子不算很長。

M:那麼你從那時開始有窮的感覺?
C:現在回看,是因為太多朋友話我窮,我才知道自己窮。我認為問題在63年老竇過身之後,他的朋友一而再地告訴我,其實我很窮。以前我常到茶樓飲茶,去食西餅,但現在不能,為什麼呢?我發現別人家裡有雪櫃、電視機,為什麼我家冇呢?因為冇錢,爸爸的朋友告訴我,因為我死老竇,很窮。窮的感覺是他們告訴我的,I WAS TOLD。最令我感受到的,是別人對窮人的歧視眼光,甚至不准許自己的女兒和我玩,怕她愛上我這個窮鬼。

M:那時代找工作容易嗎?
C:也不容易的,可以講,每個時代都有其艱難。在60年代,找一份工作要有舖頭擔保,人浮於事,找工作並不容易,不是想做就有工作的。我在67年中學畢業,暴動之後更難找工作,那時有工廠便做,冇就去穿膠花釘珠仔,住板間房、有飯食便行。反而我覺得現在要找工作的話一定找到,不過你們較揀擇而已。(M:以前你們的目標是搵食,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發達嘛!)對啊!我曾經寫過:我們那時是搵食艱難、發達容易;現在社會是搵食容易、發達艱難。

M:現在越來越多人醉心投機,我不認為那是投資,而越來越少人工作生產,你認為這樣的社會沒有問題嗎?
C:我認為社會是圓形的,例如美國戰後49年大衰退,有工做便很開心了;到50年代開始興旺;到60年代美國進入所謂繁榮期,有飯食有屋住,有安定的工作,連汽車都有,但看不到前路,所以到60年代後期出現胡士托、頹廢派、吸毒問題等,直到80年代初期,是美國迷失的20年。(M:那香港的情況呢?)香港的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類似美國戰後,是貧窮時期,大陸不斷有廉價勞工湧入搶飯碗,老闆絕不會加你人工,窮人永遠是窮人,只有寄望下一代受教育,能夠成為香港的中產階級改善生活;(M:現在的香港類似美國的七、八十年代?)對,香港在八、九十年代至現在經歷了30年的繁榮期,我們受過教育、有學問,而班鬼子佬(外國人)一步步撤離香港,我們對上沒有CEILING,我們REPLACE了他們的位置兼夾享受了香港的全盛時期,我們由貧窮階級進入中產階級,叻一點的更能發達!

M:那我們這一代後生的又如何?
C:但問題是,當這班人坐上中產階級的位置之後,後來的一批如何上位呢?現在你們上來,已經有我們百幾萬中產階級坐晒位,我們不會讓你們上來的!這情況類似 70年代的美國,而到80年代後期上位的都不是中產階級,講的是INNOVATION、互聯網,2000年講的是INTERNET世代、X GENERATION。不過香港沒有X GENERATION,香港社群只得幾百萬人,如何建立互聯網呢?美國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因此能建立互聯網。

M:對啊!有年輕人投訴上一代霸著位置不讓年輕人上位呢!
C: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因為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

M:你們那代人掌握了成功的方程式,上了位後便不斷重複流水作業,結果令到很多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呢。
C:對啊!日本也一樣!90年代到現在都是,上一代霸著位置,死都唔改,硬係不讓你上來,所以有「望窗一族」,不過我見到日本開始有所改變了。(M:我又看不到香港年輕人凝聚了什麼力量出來呢。) 所以我常說東方人有「奴性」問題,上一代人阻著,為何不反抗呢?另找商機呢?美國新一代找到互聯網、SOFTWARE、3G、BIO-TECH等我們不懂的產業,打低美國既有的中產。當然,這班人又重複我們所做的,霸著位置,壟斷,不讓後來的上位,KILL YOU WHEN YOU ARE BABY!互聯網開始出現霸主時代,類似美國六、七十年代,我相信下一代又要用十多二十年時間去抗爭了。

M: 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或者未能去抗爭,你會否認為是因為我們渣斗?
C:對!為何我們可以隊冧班鬼子佬取代他們,而你們不隊冧我們呢?(M:渣斗之處在那裡?) 唔敢隊冧我地囉!我在72、73年已經在《明報》寫文章:「鬼子佬滾回老家去!」因為將來是我們的,JARDINE?WHO ARE YOU?WHEELOCK?WHAT’S YOUR NAME?HUTCHISON?乞人憎呀!我在70年代已經預言三行時代結束,十大地產商時代來臨,我們要做HERCULES(神話中的大力士),只要讓我們雙腳著地,連地球都能抬得起!所以我們兩腳著「地」,利用香港的房地產,就可以隊冧班鬼子佬!那年代讀大學的精英,畢業時便曉得「GOOD MORNING!SIR!」、「YOUR MOST OBEDIENT!SIR!」,60年代大部份精英最大理想是守規矩做公務員,但最後被我們這班反斗星打低晒!我們這班不服從的,有錢便買地、冇錢的買地產股,最後成為贏家,身家比他們多得很呢!我們憑著香港的房地產撈了一大筆,叻的就像李嘉誠,而這遊戲自70年代玩到1997年,然後再無新的地產企業出現,亦不能再以房地產創造明天了。

M:你所講的利用房地產的HERCULES,不單只隊冧班鬼子佬,仲隊冧埋我們這班下一代喎!因為你們碌卡碌埋我們那張啊!
C:不是你們,是四代人。第一,我們冇樓的上一代;第二,我們這一代冇樓的;第三,下一代冇樓的;還有大陸出來冇樓的。所以有四代人做我們的奴隸嘛!我們一代人搵了你們四代人的錢嘛!(M:呀~Orz…)做乜你們這代人咁蠢,仲被我們呃!一出身便整個龜殼你孭,爬下爬下,你做乜孭個龜殼呢?(M:呀~Orz…)「孭個龜殼做蝸牛」是我們SET出來的RULES嘛!點解一定要遵守我們的RULES 呢?

M: 即是說我們自小接受你們的教育,要尊師重道、便宜莫貪、沒有不勞而獲、要守規矩,然後一出社會便上了你們的當呢。
C:對啊!要不是哪裡來四代人養我們一代呢?有些學校提倡什麼知識博大、性格優雅,講出來堂而皇之,但對出來社會做事可能沒什麼幫助。我可以教你的,不是你的人格會否優雅,而是「如何在不犯法的情況之下發財」,這其實是大學應該提供的教育,但這些都不能公開,說出來便會被責罵為「衰人」。欺負弱小,我每日都做:回家食飯,食魚、牛、豬…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有智慧的動物食冇智慧的,「死蠢」就當然被人吃掉,但是,這些都不能寫進我的投資日記嘛。(M:你們那一代人講一套做一套,還教我們做隻死蠢的豬呢!我們徹底地被整了!) 作為農莊的主人,WHY SHOULD I TEACH THE PIG TO SING?冇理由教隻豬去唱歌姐!只要你們聽教聽話、乖乖地做豬仔,那我就有豬肉吃了!對不對?聰明的人要THINK OUSIDE THE BOX嘛!要超越上一代,就不要一味聽教聽話,永遠成為上一代的COPY。

M:今時今日在香港可以不買樓不買股票嗎?
C:你也可以去上海玩嘛。到了大陸的時候,你在社會上層,97 年後在大陸面對的環境,就類似我們在70年代面對著你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上層與下層,你在上層便成為既得利益者,唔好運在下層的話,你便是被剝削那班。這世上無論什麼制度都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我們這一代人是剝削者,而你們是被剝削者嘛!就算是我比你勤力工作,我的財富最多比你多一個開,何解現在我的身家比你多十個、一百個開呢?因為我在剝削你嘛!你不知道嗎?我8元買匯豐銀行股票然後160元賣給了你嘛!我們這一代人的成就建基於你們身上嘛!

M:你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呢?
C:年輕人不反叛就冇資格做年輕人,我主張年輕人反叛的,但要知道這世界不是你玩晒,所以要PLAY ACCORDING TO THE LAW,要在法律框框裡面造反,最多被人家話不道德,但要做法律容許之下的事,即是做一個「合法而不道德的人」!你們有兩個方法。第一,就好像我們在六十、七十年代覺得唔服氣,「點解要去GOOD MORNING!SIR!」?於是我們就去玩一瓣鬼子佬不懂的,去炒地皮,最後會德豐(WHEELOCK)、和記 (HUTCHISON)、怡和 (JARDINE)都輸了。你們為何不去玩一瓣我們不懂的?沒理由去葡京搵何鴻燊玩嘛!每一代人都要找突破點去隊冧上一代,你們這一代人連找破綻都不去想不去做,又如何突破呢?我們很多人的死穴是「恐共」,我們身光頸靚,不夠膽去大陸玩,而你們身無分文就應該去闖,這是第二個方法─將我們成功的方法拿去另一地方玩。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一定要學懂兩件事:第一,ASSET ALLOCATION,資產配置;其次是STOCK PICKING,即揀股票。

M:我們在香港一定冇得玩嗎?
C: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 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喂~阿曾、阿任,點睇呀?搞搞佢啦~整個勾地政策啦~」阿曾與我們是同一輩的,大家碌地沙玩大,我一個講唔掂,十個如何,我們是一群人,不單只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WE THINK THE SAME!有默契的,我們信奉同樣的價值,「嘩~冒牌BEATLES 來港!」便一窩蜂湧去聽了,我們都是聽THE BEATLES長大的一代嘛。

M:房地產一日在你們手中,一日都仍然由你們話事呢。
C:沒錯,房地產不跌,你們又如何上位呢?你們賺埋賺埋的錢只得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買樓,一炮過,供一世,條命賣給我們;第二個選擇──租樓,凌遲,每個月割一塊肉;第三個選擇──瞓街。你們跑不掉的,甫進入這個系統,就不斷被我們吸水,我們是SUCKER,大概由十個傻佬供養我們一個,所以我們必定很肥的,所以我們飲得起十多萬一瓶的紅酒,因為PAID BY YOU,NOT PAID BY US嘛!香港被我們DOMINATE,不單只房地產,是所有的都被我們控制了。

M:你們這班人的價值觀是「錢就是一切」,你覺得這是正確的。
C:炒樓炒股票有什麼問題呢?(M:全港市民都炒樓炒股票也沒有問題?) 你們不炒樓炒股票,誰來接我們的貴價貨呢?我們的貨大部份在七、八十年代建立,在90年代派給你們嘛!所以見你們在97年接樓的時候,我覺得你們是傻佬,我們從每呎100 元炒至10000元,炒了一百個開還接貨?!就算每呎 4000元去接貨都是傻佬,每呎4000元都賺你四十個開!我太太說,我什麼都沒有,只是有錢;而你們什麼都有,只是沒有錢!我一直相信「錢就是一切」,但這一兩年開始覺得不是了。(M:為什麼呢?)有時都唔知賺咁多做乜,以我太太的理論講:第一粒鑽石就話嚇親我;第二粒鑽石,略有驚喜;第三粒,你應酬我嗎?第四粒,我覺得討厭;到第五粒鑽石,喂,搞搞新意思吧。現在班有錢已經多錢到癲癲地亂花錢了。(M:那就不要賺太多,漏一兩粒鑽石可給我們吧!)幹嗎要給你?而且這可不是我一個人決定,是一組人的決定。

05
一月
10

看 3D 電影真的要看 IMAX 嗎?

 

阿凡達 ( Avatar ) 無論畫質、劇情都得到了一致好評,成功令我進場看了兩次 !

亦因為看了兩次,讓我發現了各戲院所用 3D 技術的不同,IMAX 3D 是否真的物超所值 ?

第一次進場看阿凡達,是在嘉禾旺角,那立體感、真實感,真的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再加上劇情的有力支援,整套電影我敢說:五分我給六分!從那刻開始,我就覺得一定要走進 IMAX 3D 那超巨大屏幕看一次才可算是此生無悔。

但當我從 iSQUARE IMAX 走出來… 一切幻想都像徐志摩 – 輕輕的我走了,我看著 IMAX 的巨屏,只回憶起不自然的立體效果,畫面偏暗而且疾格﹝鬼影 / 有跳動感﹞,天啊!這就是 HK$ 170 的質素嗎?

 

為了解釋這現象,我找 Google 老師溫習了一整晚的功課。

 

原來,在香港除了 IMAX 之外,其他影院大都引入了 RealD 的 3D 技術﹝我在 RealD 官網只找得到 Broadway 及 UA,但嘉禾應該也是一樣的﹞,而正正就是這技術上的分別,令我有如此大的遺憾。

IMAX 3D 所使用的立體眼鏡,是「線性偏光鏡」,一定要跟屏幕保持水平才可以得到 3D 效果,只要你把頭弄側一點,3D 就會立刻消失並且出現疊影。
而 RealD 所使用的立體眼鏡,屬於「環形偏光鏡」,就算眼鏡傾斜了,亦能夠保持 3D 效果,令觀眾更容易找到一個舒適的欣賞角度。

IMAX 3D 投映出來的立體影像,往往會有在屏幕突出來的效果,沒錯,短時間觀賞的確可以有令人驚嘆的神奇效果,但要看兩個半小時的阿凡達?我敢打賭你離開戲院之後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藥房 – 買眼藥水。
至於 RealD,影像會比較有陷進畫面中的感覺,雖然沒有了那誇張的效果,但一切就是來得自然,屏幕不再是屏幕,而是一扇天窗,讓人在阿凡達的世界裡漫遊。

IMAX 的另一個賣點,是那超巨大的屏幕,但這放大了的畫面就完完全全暴露了電影 每秒24格 ( fps ) 的缺陷,當本來就不太順暢的電影畫面被放大,加上 IMAX 3D 誇張的立體效果,結果令畫面嚴重疾格﹝鬼影 / 有跳動感﹞,實在令人徹底失望。

 

把 IMAX 說得一文不值之後,到底 IMAX 是不是真的如此差呢?根據我弟弟的說法﹝他只看過 IMAX 3D 版的阿凡達﹞,是覺得 IMAX 3D 很不錯~ 即是說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IMAX 3D 的表現是足夠令人滿意的,但若果大家想去看阿凡達,而又還沒買入場票的朋友,我會給你以下建議:

– 想要舒適的看立體電影,以及比較好的整體感受, RealD 是你的最佳選擇。
– 喜歡誇張的立體突出效果以及巨屏包圍感,請去 IMAX 3D。

但就算是 IMAX,在網上也有傳言說 iSQUARE IMAX 使用的是 IMAX Digital,畫質明顯比 BEA IMAX 差,大家選擇時請多注意一下。

至於其他如音響方面,每家戲院也不同,無法比較就是了,但千萬不要抱著 IMAX 票價較貴就一定好的想法,這就是我親身經歷後給大家的小小忠告。

28
十一月
09

是 西斜 還是 漂亮的晚霞?

 

坐北向南,往往是挑選房子的理想條件,遇到窗戶向西的時候,一定會想到西斜有多麼麻煩,猛烈的陽光令整個室內變得熱烘烘,而且非常刺眼,實在討厭。

 

晚霞

 

我的房間就正是西斜的好朋友,面向西南偏西 ( 來個學術點的說法就是 247 度左右 :P ),夏天的時候熱得令人受不了,我還弄了一個單面銀色的隔光窗簾,才勉強抵受得住刺熱的陽光。

但今天黃昏回家,走進房間,是一片紫紅色的日落美景,不時還可以看到從香港國際機場過來的飛機,西斜,原來也可以很可愛 :)

27
十一月
09

真心推薦這篇網絡小說 – 【我的愛情故事 – 我遇見了她】

 

想不到,在香港的討論區,竟然有如此高質素的小說… 可惜文章為廣東話口語,雖然令我看得更加投入,但台灣或內地的朋友就應該看不懂了 :(

—========================—
 我的愛情故事 – 我遇見了她
—========================—

整個故事就是筆者 ( 大佬Wind ) 的親身經驗,當然小說內容可能會被美化了,但 Wind 跟 Christine ( 女主角 ) 所經歷的每一幕是如此實在,觀塘渣打門前的邂逅、青衣城內重逢、在巴士上互相認識… 到之後的種種波折,實在令人難忘,加上有主人翁大佬 Wind 的第一身敍述,以及在帖子回應中分享自己每一刻的心情與想法,那真實感是別的愛情小說所無法比擬的。

至於他們的經歷如何我就不再多講了,免得劇透了令大家失去追看的趣味,在此我再次衷心的向大佬 Wind 跟 Christine 送上祝福,希望你們能夠幸福地走過以後的每一段路。

22
十一月
09

童話故事

 

還記得三隻小豬的故事嗎 ?

大哥的草屋,二哥的木屋,都一一被狼吹倒了,但老三所造的磗屋很堅固,狼怎樣吹也吹不倒,就打算從煙囪爬進去,結果… 三隻小豬終於戰勝了柴狼,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故事教訓我們,不要怕麻煩,嫌辛苦,要做個勤力的人。

 

但成年人往往喜歡把事實只說一半,喜歡將焦點放在美好的事物身上。

三隻小豬知道狼要從煙囪爬進來,就預先在火爐燒了一鍋熱水,狼此時竟然還懵然不知,直直就掉進熱水裡,小豬們立刻把鍋蓋蓋上,加柴加火,終於,狼死了,小豬除掉大野狼,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Three_little_pigs_-_the_wolf_lands_in_the_cooking_pot_-_Project_Gutenberg_eText_15661

 

三隻小豬擺弄陰謀,成功將柴狼殺死,最後還把它吃掉了,這種爾虞我詐的場面,竟然會被解讀為:要學小豬做個勤力的人。

狼也好,豬也好,大家都想把對方殺死,豬為了保命,不惜一切,而狼吃不到豬,一樣會餓死,大家都各無退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拜迪士尼所賜,1933年5月27日將三隻小豬動畫化,令三隻小豬成為了全球兒童所熟悉的童話之一。

 

然而小孩不笨,可以想像得到,從四五十年代開始成長的小孩,就已經在三隻小豬這個故事中學到「不擇手段」這個道理,陰謀也好,陽謀也行,只要能夠保命的就是好計謀。

為什麼現今社會的鬥爭、詭計,比過往數千年的人類歷史都要多?三隻小豬應該居功不少。

 

 

Re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9%9A%BB%E5%B0%8F%E8%B1%AC

31
八月
09

我失業了 !

 

今天是學生們開學的大日子,他們可忙碌了,特別是小一、中一的學生,第一年面對新環境,今晚應該會睡不好吧? :P

===

今天是我第一天失業的日子,悠閒寫意極了,特別期待著九月尾的旅行,第一次日本自助遊,真令人興奮到睡不著 XD

 

雖說是失業,卻是我自願辭職不幹的。

工作是為了什麼?無非是滿足感與金錢。我其實很喜歡從工作上獲得滿足感,身為一個程序員,編寫各式各樣的程式,得到使用者的認同,實在不只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但過去的九個月來,我寫了些什麼東西?

‧廣‧告‧軟體‧

就是安裝後會在電腦彈出廣告的 Adware,而且彈出來的還要是…

‧情‧廣‧告‧

我到底在幹什麼了?這就是我需要浪費生命去做的事情嗎?我去倒夜香可能還比做這些東西有價值得多。

直到 2009 年 7 月 16 日,網上出現了一宗新聞:

Microsoft On The Issue : Saying No to “Spim”- http://microsoftontheissues.com/cs/blogs/mscorp/archive/2009/07/16/saying-no-to-spim.aspx
Microsoft 控告 Funmobile 的狀紙 – http://microsoftontheissues.com/cs/files/folders/12279/download.aspx

Spim? Phishing? Porn? 我發夢也沒想過自己的工作竟然會跟這些雜七雜八的扯上關係。

過了兩個星期,我下定了決心。

 

辭職。

 

然後在公司混了最後的一個月。

 

最後的工作天過後,距離我去旅行還有三個星期,很多朋友都問我:「三個星期這麼久你有什麼可以做?」

我認真的想了又想,為什麼人一定要有事情可以做?最近播映的『現代塵世美』中,有一個芬蘭人說道:「摘下你的手錶,關掉你的電話,想看書就看書,想做菜的時候就做菜,試試停下來」,家輝就刻就答:「我停不下來,我不能夠沒有工作」。這會算是標準的香港式答案嗎?但我卻是個可以在咖啡室看書上網坐一整個下午,在海邊聽歌看風景不會覺得悶的人耶。

所以說,大家真的不用替我擔心,我是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自由萬歲。




六月 2024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